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園區街3號16樓之1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

來源:基因線上/KATHY HUANG
醫療影像是現代醫療的重要工具,病理醫師針對病患切片做出的病理判讀不僅是診斷的依據,臨床醫師也會再根據診斷做出對應的治療處置。病理影像數位化的趨勢不但相較傳統玻片更方便並利於長久保存,此外,運用人工智慧開發輔助的判讀工具,更能減少診斷過程所需的人力成本。
癌症藥物大廠羅氏(Roche)近期宣佈將推動數位病理公開計畫(Digital Pathology Open Environment),藉以使病理影像分析資訊公開化,癌症診斷也能更加精準。
這項計畫將運用羅氏旗下的數位病理分析平台 uPath ,所收集的病理影像也會用於將來開發輔助型判讀工具。
藉醫療影像數位化計畫,開發人工智慧判讀工具
Digital Pathology Open Environment 是羅氏為了推動個人化癌症醫療而發展的計畫,該計畫隸屬於此項病理影像公開計畫將能取得來自世界各地病理學家的數據,這些數據不僅能夠在病理學界社群中共享具有臨床效益。
此外,羅氏也會以所蒐集的數據作為基礎,開發人工智慧病理判讀工具。
羅氏旗下羅氏診斷設備公司(Roche Diagnostics)執行長 Thomas Schinecker 表示,透過公開化醫療影像資訊,將有助病理醫師及相關研發人員取得數據權限,對研發人員與病患而言都是一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