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楊育民:新藥三期臨床 成功僅一成

[工商時報 記者 杜蕙蓉]2013/10/08

台灣生醫產業展現空前的活絡動能,目前至少已有5個新藥進入三期臨床、3個新藥陸續申請藥證,不過,三月甫由羅氏大藥廠全球技術營運總裁退休的楊育民認為,生技產業要有三期臨床、也會失敗的心理準備。

雖然對政府法令僵化,導致效率降低,楊育民卻認為「頭殼壞了才拿國發的錢」,但他對台灣生醫產業卻是充滿信心,直指瑞士經驗可以做為借鏡,以下是他的看法紀要:

問:如何看台灣生醫產業?

答:7、8年來,台灣生醫產業發展讓人充滿信心,目前35個新藥中,有5個已進入三期人體臨床試驗,也有3個(含已授權國外藥廠)陸續申請藥證中,整體進展看來不錯。不過,不管是產業界或投資人都必須認知,生技產業仍是高風險的投入,新藥在三期臨床的成功機率僅十分之一,未來大家須面對進入三期藥品仍有可能失敗的心理準備,這是產業成熟必經的過程,因此,市場不需要慌張,畢竟生技的成功多是建築在失敗的基礎上。

雖然生醫屬於高失敗率的產業,因此,如何能透過新技術如BIOMARKER(生物標記)等,在一開始的臨床就發現可能會失敗,就要執行「QUICK KILL」(快速殺掉)機制,就可降低風險。

問:生醫產業需要花費龐大資金,資金要如何籌措?

答:國內目前資本市場活絡,是支撐生醫產業很大的活水,現階段台灣政府的角色不應是資金提供者,而是著重基礎建設、制度誘因、教育層面的改善,訓練人才從理論延伸到市場,走出實驗室放眼市場,提高市場敏感度等。

由於產業別的不同,政府基金管理生技產業模式已經落伍,如果這時還拿國發的錢是「頭殼壞了」。

不過,生醫產業有3成資金來自於游資,若未來有新藥臨床失敗,就會造成游資浮動,導致長期的資金鬆動,這是要留意的,以長期產業發展來看,還是要鼓勵更多跨領域的財團資金進駐投資,讓生技產業更健全。

問:很多人質疑台灣市場小、企業小、政府支持小,不適合發展生技產業,你的看法?

答:台灣人口有2,300萬,但瑞士只有800萬人,但瑞士卻透過一套完善的制度去支持投資創業,並在化學、生技、機械和金融產業都具一定地位,因此,不用妄自菲薄,瑞士經驗絕對可以借鏡學習。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