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最快下周起 自費醫材 可以上網比價了

【中國時報 記者 邱俐穎報導】

健保署宣布最快下周「自費醫材比價網」就會上路,未來民眾使用全自費或自付差額醫療特材,上網就能直接比價!但民間團體批評,健保署最該做的是揭示特材的適用對象、療效、使用年限等資訊,民眾才不會被牽著鼻子走。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委蔡文全指出,這次比價網涵蓋了260項自付差額特材及1600多項健保未給付的全自費醫材,未來民眾只要輸入特材的中英文關鍵字,進一步設定縣市,民眾就能查到在自己所在縣市不同醫院間的醫材價格。

價格透明化 給醫院壓力

根據目前全國各醫療院所回報資料,自付差額特材以塗藥心臟血管支架、人工水晶體價差最大,同一款醫材、不同醫院甚至價差可到4萬元,以塗藥支架為例,民眾約需自付4萬到6萬元差額,但也有醫院開價達7萬多元。

蔡文全強調,各醫院因議價能力不同,醫材價格自然也不同,自費醫材雖是自由競爭市場,但健保署盼透過醫材價格透明化,給醫院壓力調降價格。

不過為確保民眾有充分資訊選擇醫材,健保署已約束醫院,使用醫材前需事先向病患清楚說明現行健保給付和自付差額醫材的優劣,並給予書面資料解釋使用原因,且至少應在手術前給民眾2天考慮期。

民團:快訂出合理上限價

但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舉例,健保尚未納入給付的新型人工椎間盤,全自費價格從16萬到30萬都有,民眾要如何辨別一項醫材真得好到值30萬?健保署也曾在官網公布各醫院醫材價格,但抑價效果相當有限。

滕西華批評,食品藥物管理署在輸入新醫材時,未能向民眾說明潛在副作用;健保署也未解釋新醫材的適應症、禁忌症及沒納入健保的理由,這些政府可以做的事卻不做,是「行政怠惰」!

另民眾就醫往往是認醫院、認醫師名氣而來,不會因另一家醫院價格較便宜就轉往他院就醫,滕西華認為,健保署與其建立比價網,不如趕緊訂出自付差額醫材的合理上限價格。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