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食安風暴毀招牌 11國擋MIT食品 影響外銷達22億元,由於統一也中鏢,金額恐擴大

【工商時報 記者 劉靜瑀報導】

食安風暴重創MIT(台灣製造)產品國際形象,經濟部長杜紫軍昨(27)日於立法院坦言,已有11國或地區已不同意我國部份食品報驗或進口,預估對今年的食品外銷影響金額達22億元。由於食品大廠統一也中鏢,影響金額恐怕會擴大。

經濟部表示,根據外館回報的資訊,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菲律賓、智利、荷蘭、越南、紐西蘭11國或地區,已不同意我國部份食品報驗進口。其中,日本、大陸對我食藥署網站上公布的235家「沾餿」廠商的所有產品,嚴格禁止報關,而香港、澳門、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則明白指出哪些產品不准進口,其餘國家則是對已進口產品進行下架及回收,並未採行貿易障礙。

經濟部指出,馬來西亞自99日已函請我食藥署提供廠商名單與問題產品清單,我駐外館處已提供資料予馬國與新加坡。立委詢問,經交涉後,大陸、日本「擋關」情況是否排除?官員表示,大陸部分將透過「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機制協處,但日本還在持續溝通中。

目前油品問題對國內影響是120億元,衛福部近日開始追查進口飼料牛油的去向,統一也中鏢,經濟部表示,這波食安風暴對國內產值與外銷的影響可能還會擴大。

杜紫軍表示,政府未來將以嚴格查核讓犯罪情形降到最低,自111日起,食用油、飼料用油、工業用油進口時,皆須取得主管機關許可,海關才予以放行,後續則由衛福部、農委會、經濟部進行分流管理。他也強調,當前工廠管理輔導法罰則過輕,未來將盡快提出修正方案,若業者無視「分流管理」且不配合,將祭加強罰則。

有鑑於食品GMP精進緩衝期間發生劣質豬油事件,杜紫軍表示,本周將公布GMP民調結果,GMP的未來由全民決定,若消費者認為GMP仍可做為選購食品標誌,政院將繼續推動,也將要求「全廠全認證」得提早至明年11日上路,反之,民眾若認為GMP已無存在價值,即會退場。

工業局長吳明機說,本月已與消費者團體、產業界與使用GMP標章之單位等進行3場座談會,各界持肯定態度,但仍覺得GMP有待調整,不過,都傾向「宜修不宜廢」。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