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陸醫材需求強勁 看好發展潛力 為因應高齡化 工研院研討會聚焦生醫產業及醫療照護

【旺報 記者 勵心如報導】

工研院IEK(產經中心)在21日的一場研討會上表示,因應高齡化社會,生醫產業及醫療照護的需求將大幅增加,商機無限;雖然美國仍是全球最大醫療器材市場,但大陸醫材市場需求強勁,發展潛力最被看好,在政策帶領產業發展下,預估未來5年將穩定成長,年複合成長率高達18.7%

2014年美國應仍是全球最大醫材市場,但大陸未來成長力道不容小覷。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蔡孟男表示,2009年大陸施行「新醫改」政策,3年投入8500億人民幣,擴大醫療內需市場,成功促進醫療器材市場大幅擴張,20102011年,成長率皆高於20%;而2013年大陸醫材市場規模高達171.5億美元,預計成長力道將延續至少5年,年複合成長率為18.7%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03.5億美元。

發展十二五醫療改革

為滿足基層醫療和常規診療需求,並促進醫材產業升級,醫療改革也被列為大陸十二五規畫的重點發展方向,盼藉由提升技術來培育國際廠商,達到進口替代並滿足內需。

根據工研院報告,大陸官方計畫在十二五期間,增加醫療器材市場產值到2000億人民幣,年複合成長率約25%,並形成810家產值超過50億元人民幣的大型醫療器材集團。

蔡孟男說,台灣廠商若想進入大陸醫材市場,應了解當地市場需求及通路結構等。以美商GE反向創新成功打入大陸市場為例,因斷層掃描設備售價遠高於大陸一般醫院預算,因此GE交由大陸當地研發團隊,針對當地需求而移除多餘功能,藉此把價格壓低;推出半年後成功開發新客戶,購買客戶60%以上為初次購機,甚至回銷至歐美國家。

台廠商應重研發創新

對於台灣廠商在醫療市場前景,工研院IEK副組長張慈映表示,台廠商應著重研發創新,並藉由平台整合創造更大價值。根據工研院統計資料,台灣上市櫃醫材廠商平均毛利率約32.6%,低於國際大廠的55%,且大多來自於製造利潤而非品牌價值。而台廠商研發占營業額比重約3.9%,低於國際大廠平均約7%10%的比率。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