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大體皮非唯一選擇 按治療計畫使用

【中華日報  2015-07-06  杏林焦點  記者戴淑芳  整理

須清創後很乾淨傷口才能用來覆蓋 由醫師評估使用

針對大體皮膚及人工敷料等醫材分配,衛生福利部醫療顧問團昨天召開專家會議,決議以以各醫院收治傷患的「燒傷面積的百分比總和」為基準,計算總量並配合各醫院逐日手術清創的人數,動態進行微調後將大體皮膚分送至各醫院。

衛福部醫療顧問團團長、長庚大學教授陳昱瑞表示,大面積燒燙傷的治療,大體皮膚不是傷口覆蓋的唯一選擇,必須是清創後很乾淨的傷口才能用來覆蓋。台灣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馬旭表示,大體皮膚使用原則是在清創移除焦痂或皮膚移植時再覆蓋上,使用上有其時機點和條件,較有助增加自體皮膚移植效果。

目前醫療專家會議決議,是以計算每家醫院收治傷患的燒傷面積,根據總量額度分配,根據病人需要,配合其他敷料,由各醫師依狀況評估使用,不會獨厚哪家醫院。

馬旭表示,未來如美國每週可提供17萬平方公分大體皮膚,可持續進口使用,就不會產生恐慌性缺貨,各醫院也就可以依據治療計畫,可以不必先把大體皮膚搶在手上,配合不同適應症及特殊敷料,就可以讓這些大體皮膚用在刀口上。

馬旭強調,大體皮膚非唯一的選擇,各家醫院會配合病人的需要,由主治醫師專業考量最適當時機、選用最適當的敷料,衛福部甚至也採購了很昂貴的人工真皮,就是準備若大體皮膚不足的部分,可供使用搭配,因此,病患家屬不必太掛慮,也不要特別在意有沒有用大體皮膚。

中央社╱台北5日電

塵爆傷患約有234人燒燙傷面積大於40%,其中24人面積超過80%人數,進口大體皮膚不夠,究竟是高存活率或高死亡率病患優先使用,醫界今天上午沒結論。

衛福部初步分析,495名燒傷者,在根據平均燒燙傷面積約43.7%,燒燙傷面積大於40%傷病患計有234人,其中80%以上傷患人數共24人,隨著重度傷患進入感染高危險期,預期病危的人數將會超過230人。

長庚指治療燒燙傷 優於美日英德出示研究報告 籲國人對台醫療要有信心

【中華日報  2015-07-06  杏林焦點  記者戴淑芳  整理

八仙塵爆首週死亡率百分之零點四,林口長庚醫院研究報告也指出,該院十五年來燒燙傷治療成績,優於美國、日本、英國、德國,國人應對台灣醫療水準有信心。對於國外醫護協助問題,衛福部表示,將視各需院需求媒合,但仍不得執行醫療行為。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鄭明輝表示,台灣過去救治燒燙傷的經驗和成果,在國際間數一數二,根據林口長庚醫院燒傷外科主任莊秀樹研究,光林口長庚燒燙傷治療成果,就把美、日、德醫院比下去。

根據莊秀樹研究指出,林口長庚過去十五年間收治七一四O名燒燙傷患者,其中二六九例死亡,死亡率僅百分之三點七六;若以燒傷面積百分之二十以上重症,收治的一一九九人中,死亡率百分之十八點五一。相較之下,日本醫院為百分之十五點一、百分之三十點二三低,美國醫院平均死亡率百分之四、百分之二十以上重症死亡率百分之二十二點一一;英國醫院平均死亡率百分之五點九六、百分之二十以上重症死亡率百分之三十一點六四;德國醫院平均死亡率百分之二十八點三、百分之二十以上重症死亡率百分之三十三點零九。

鄭明輝表示,燒燙傷的治療是「高級人力密集勞務」的醫護工作,需要很好的團隊默契,如果外來的醫護貿然加入,不但幫助不大,還可能徒增困擾。

對於於國際協助,衛福部長蔣丙煌表示歡迎,對國內援助的藥品與醫材,將依十大先進國家許可標準,專案進口;至於外籍醫事人員來台,待醫院提出需求後,在考量傷患之實質醫療需要、相關法規與國際援助慣例,並符合專業需要下,衛福部將簡化行政流程與全力協助。蔣丙煌強調,台灣醫護水準非常好,未來醫療是長期抗戰,必須靠自己的醫護人力,不能仰賴國外的協助,衛福部也會併肩作戰,並注意觀察是否有過勞等問題。

外醫援療需台醫監督

【台灣新生報  2015-07-06  要聞  記者戴淑芳  整理

衛福部次長林奏延今天下午表示,教學醫院可透過國外醫事人員辦法申請國外醫師來台,在台籍主治醫師監督指導下,加入醫療團隊從事部分醫療行為,但不可以主治。

有媒體今天報導,立委蘇清泉表示要和日本醫師會簽署雙方緊急災難醫護人員支援備忘錄,可從事低度醫療行為。但衛生福利部對此強調,根據醫師法規定,國外醫師不能在台執業,僅能做諮詢、指導等工作。

不過,林奏延今天陪同行政院長毛治國探視台北榮總塵爆傷患後,接受媒體訪問時做出更進一步說明。

他指出,日本醫師若願意來協助,可以利用教學醫院聘請國外醫事人員教學辦法,依這個辦法,教學醫院可以提出申請,衛福部會盡快審查辦理。

林奏延進一步說明,以清創為例,通常一個團隊有五至六位醫師,日籍醫生若來台也只是加入團隊但不能擔任主治醫師,且必須在台灣主治醫師的監督指導下,才能做部份的醫療行為。

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各醫院對於醫師的需求是十七位,但已有五十八位的國內醫師登記,包括榮總、三總等都是召集自行訓練的醫師協助,但對於其它那些沒有多院區的醫院,可能還是人手不足。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