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50億元入股中國信達 中國生物制藥前景難言樂觀

【中國經營報  醫藥·健康  2016-01-18  記者路英  報導】

近日,中國生物制藥(01177.HK)斥資50億元入股中國信達,占股比為4.999%;同時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進軍醫療保健及人壽保險等業務。

然而,中國生物制藥的投資者似乎並不買賬,當日公司股價放量大跌20.06%,一日內就蒸發了98.55億港元的市值。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致電中國生物制藥辦公室,相關人士表示負責此項業務副總在出差當中,不方便接受採訪,截至截稿前記者未收到項目負責人答複。

醫療閉環一直是中國醫療巨頭意圖模仿的商業模式,通過整合保險、醫療服務和醫療產品來為用戶提供一個閉環服務,進而控制醫療費用和提高服務質量。中國生物制藥旗下有20余家醫藥生產及分銷企業,並對醫院股權情有獨鐘,但金融領域鮮有涉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信達已集齊7張金融全牌照,更重要的是,中國信達握有信達財險、幸福人壽兩家保險公司的控股權。形成醫療閉環或許才是中國生物制藥花巨資購入中國信達股權的真正目的。在各路資本蜂擁至保險行業的當下,千金易得,一張保險牌照難得,相比之下,中國生物制藥50億元投資也只能算是投石問路。

轉型

18日,港股市場醫藥白馬企業中國生物制藥宣佈,公司將按每股2.58元人民幣(約3.05港元)認購19.08億股中國信達(01359.HK)新H股,相當於中國信達擴大後股本4.999%,總代價為49.22億人民幣(約58.19億港元)。每股認購價較中國信達H17日收市價溢價約16%,認購股份有一年禁售期。同時,中國生物制藥亦與中國信達訂立戰略合作協議,訂約各方同意運用彼等各自的專業知識及資源在不同範疇開拓商機,並以醫療保健及人壽保險為主。

公告表示,董事相信策略性投資收購中國信達之重要股權及訂立戰略合作協議,不但將為公司提供合理投資機會,更會讓集團在與中國信達的合作安排下開拓更多商機。

但投資者對此次交易並不買賬,18日,中國生物制藥開盤低開6.7%,迅速跳水到20%附近。對此,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對媒體表示,這次每股2.58元人民幣的作價偏高,兩成的跌幅現顯示市場對中生制藥的憂慮。並且,市場並不知道雙方到底要做什麼。確切來講,公佈要合作的業務,與其各自的原有業務關聯不大,無資源優勢,缺乏可期待性。

中國生物制藥是醫藥港股中的大白馬,仿製藥的領軍企業,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一系列治療肝病和心腦血管病之中藥現代製劑及化學藥品。積極拓展鎮痛藥、抗腫瘤用藥、骨科用藥、腸外營養用藥、抗感染用藥、呼吸系統用藥、肛腸科用藥及糖尿病用藥等產品,子公司正大天晴妥妥的中國制藥前五,公司原研能力在中國都是鼇頭。

三季報顯示,中國生物制藥現金及銀行結餘約43.49億港元,總資產174.77億港元,總負債75.59億港元,資產負債率為43.30%,本次認購中國信達的新股需要現金58.19億元,認購資金需要通過內部資源及銀行融資解決,這次認購新股比中國信達H股昨日收市價溢價16%

值得注意的是,對中國生物制藥而言,此次投資額巨大,更重要的是脫離醫藥主線,進入金融領域。中國生物制藥最近的報告中提出策略性的拓展:一是製造及銷售健康食品業務;二是醫院及醫療業務。這次又大步進入金融,多元化發展。

除此之外,2015年醫藥行業整改不斷,就在如火如荼執行史上最嚴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令、導致大批上市公司撤回新藥註冊申請之際,食藥監總局同時進行的還有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這些都對醫藥行業形成較大衝擊。

行業經營風險警戒線在拉升,諸多應收在加大,利潤在降低,競爭在加劇,慣性經營模式和慣性營銷模式逐步失去支撐點,企業被逼轉型行為開始加速。史立臣撰文指出,2015年衛計委、食藥監總局、商務部、發改委等以部委為單位大量發送行業文件,讓醫藥、醫療、保健愁雲慘淡,煙霧迷蒙,強者受損,弱者更弱,醫藥、醫療、保健三大行業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意圖

通過在保險領域投資,多元發展降低風險形成醫藥閉環成為中國生物制藥的選擇。旗下核心企業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位列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擁有20余家制藥、銷售企業的中國生物制藥之前對金融領域卻極少涉獵,與金融集團實現強強聯合不失為不錯的選擇。

其實,藥企投資保險並不罕見。據媒體統計,今年以來至少已經有康美藥業、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哈爾濱譽衡藥業、湯臣倍健股份公司5家上市藥企,擬設立3家保險公司,包括2家健康險公司及1家相互人壽保險公司。並且在現有保險公司中,股東有藥企背景的也不在少數,如國華人壽、復興保德信人壽、昆侖健康、民生人壽、幸福人壽、珠江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股東均有醫藥背景。

如今有更多的藥企在通過與保險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共建大健康產業鏈。2015年底,天士力控股集團和泰康人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成立天士力大健康產業基金,該基金由泰康領投,各合伙人合計認繳出資50億元。

並且,2015年產業資本蜂擁至保險行業,僅前10個月就有113家公司預發起設立保險公司,但保監會只批準籌建12家保險公司,千金易得一保險牌照難求。

20151218日中國銀行宣佈,其子公司中銀香港已達成一項協議將南洋商業銀行100%股權出售給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信達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自此中國信達成為緊隨中信、光大、平安之後的第四家擁有金融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團。

更重要的是,中國信達擁有控股產壽險公司信達財險和幸福人壽。通過參股中國信達,中國生物制藥與保險越走越近。

另外,中國生物制藥也有保險業渴望的醫院資源,2011年中國生物制藥收購邵陽正骨醫院52%股權;201499日德銀表示,與中生制藥管理層討論長遠增長策略及風險管理,醫院層面方面,中生制藥正計劃大型收購,以建立規模較龐大的平台。管理層認為,服務領域回報高,仍然吸引,因此將收購目標由小型、專科醫院,轉至大型、普通科醫院。

中國生物制藥公開表示,高度關注國家公立醫院改革、遠程醫療、精準醫療、慢病管理及醫生多點執業等方面政策,旨在尋求投資機會。

公司第三個子行業是醫院,尤其是國有的醫院我覺得未來是一個很大的機會。中國生物制藥執行董事謝炘在交銀國際醫藥分析師調研時表示,我們是看好醫療這一塊,主要是中國的供應遠遠滿足不了需求。我覺得醫院未來幾年會比今年的利潤更大,因為國家會有系統地大規模放一些越來越大的醫院出來。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