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上海計劃借助互聯網 推動分級診療

21世紀經濟報道  新健康  2016-01-20  記者孔盧杉  報導】

116日至17日,上海移動互聯網應用促進中心醫療健康專委會在烏鎮主辦“2016年移動醫療專委會學術年會暨第五期移動醫療研討沙龍,專委會主任於廣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簡單疾病或者慢性病應該到基層去,三級醫院聚焦一些疑難、危重、急診的疾病。通過互聯網醫療這種形式分流,對分級醫療是一種促進。”2015914日,國家衛計委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為突破口,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形成科學合理就醫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其中說明要加快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如發展基於互聯網的醫療衛生服務,充分發揮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在分級診療中的作用。

上海在2015年初發佈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要點,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是其中的重頭戲。推行居民與“1+1+1”醫療機構組合(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1家區級醫院、1家市級醫院)簽約政策。

上海市醫改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許速在會上表示,上海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總體策略為對服務供方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同時從服務模式與服務體系入手,再漸進式推動形成分級診療制度。

如何參與

政府提出的分級診療,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工程,是宏觀體系的重構和資源的重新配置,推動起來難度很大。所以,分級診療的建立也需要第三社會力量一起去推動,以打開這個利益格局。微醫集團創始人廖傑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互聯網分級診療平台是其花最大力氣、投入最多的一部分業務。

微醫集團由廖傑遠及其團隊於2010年創建,前身為掛號網。20159月,掛號網宣佈獲融資3.94億美元,並稱其計劃投資3億美元建設全國互聯網分級診療平台。

2015127日,微醫集團創建烏鎮互聯網醫院,提供在線醫療服務和遠程會診服務平台。廖傑遠表示,互聯網醫院是九死一生出來的,實際上它就是一個分級診療平台,上下均衡醫療資源,向上連接大醫院、大醫生,向下連接基層醫院、基層醫生,中間連接醫、險、藥。作為手握核心資源的傳統醫療機構,也在互聯網環境下開始進行自身改革的探索。

201512月,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推出徐匯雲醫院智慧醫療平台。以醫院為紐帶,在院外簽約100多個服務站點,包括徐匯區民政局41家養老院以及第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匯豐大藥房70家零售藥店,24家社區衛生以及部分學校和居委會等。病人可以通過APP客戶端、視頻等線上方式與醫生溝通、咨詢問診,並進行線下藥品配送。

徐匯區中心醫院院長朱福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說,徐匯中心醫院作為二級醫院,下有社區服務中心,上有三級醫院,競爭很激烈。與其等待不如早做。朱福認為,互聯網醫療公司進入這一領域是趨勢,過去醫療機構不大願意讓外部公司介入自身業務平台,有數據和患者信息等問題。但老百姓的需求倒逼醫院來做出改變,醫院沒有足夠資金、技術團隊和實力去開發平台。平台搭建,診後隨訪、健康管理等一些外圍的非醫療核心業務可以引入第三方來做,我們就專注於醫院的核心業務。

問題重重

對於傳統的醫療機構和新興的互聯網醫療公司來說,進入分級診療這一階段是共同的需求,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依然問題重重。

對於互聯網醫療公司來說,一是可以在健康教育和咨詢方面,二是常見病、多發病的複診方面進行分流。而對於三級醫院來講,定位於解決疑難雜症,不再花更多精力去處置常見病、多發病,可以提高它的服務效率。

問題在於這些過程中的醫療安全和相應的法律問題。於廣軍表示,這反過來要推動政府部門建立標準,加強監管。政府部門現在可能也在積極研究,但相對來說滯後於實踐的發展。對這一點,微醫方面表示,患者的線下檢查檢驗、電子病歷等聯網醫院內數據信息不在烏鎮互聯網醫院的平台上存儲,只有患者授權後,接診醫生才能遠程瀏覽。互聯網醫院作為傳輸通道,通過技術手段保障整個過程患者的就診相關隱私信息不會被泄露。廖傑遠說:今天政府已經很開放。在我們來說,需要為所有員工、投資人負全責。他說,由於有這些患者數據,安全是一票否決制,在這方面不惜血本。現在公安網監與我們一起管理系統。對於這方面的行業規範和法律細則,於廣軍認為:一定會出來的。一方面大家在呼籲,互聯網醫療發展這麼快,法律法規都要跟上。可能一旦出現某個事件引起訴訟,就會把這個問題推得更加明確化。另一方面,政府希望患者分流到社區醫生服務中心,但現在市場上的做法大多還是分流給了三級、二級醫院的醫生,讓其利用所謂的碎片化的時間在做。

醫療有其市場化屬性,但主要靠政府來主導,對分級醫療的體系進行規劃、搭建系統、引導服務下沉。在這個過程當中,互聯網公司應該順應這個趨勢。在於廣軍看來,互聯網醫療公司應該考慮如何讓家庭醫生利用互聯網來進行來優化它的服務,來吸引更多的常見病、多發病到社區去。這牽涉到分級診療的另一大問題,即對於基層醫療機構的不信任。這個要靠長期的人員培養以及相應的薪酬和激勵機制的建立。而在目前,至少第一步去解決常處方、複診藥物在社區配藥的問題,長遠的再去提升社區的醫生的水平,從招生、醫生規培方面增加全科醫生的比例等等。遠近結合,不是一天能夠解決的。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