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三星悄然布局醫療行業 產業格局初現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6-05-13  陸宇】

全球領先電子消費品三星集團的醫療健康版圖正在日益完善。

2016年5月8日,三星首爾醫院與陽光融和醫院達成協議,雙方將在健康管理、多學科會診、重症治療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

三星首爾醫院由三星集團在1994年出資設立,現位列韓國五大醫院之一,每年接待來自150多個國家的3萬多名患者,其高端體檢及重症治療在全球名列前茅;陽光融和醫院是中國首家由保險公司投資的大型綜合醫院,按JCI及“三甲”標準建設,是社會資本辦醫的典型案例。此舉被視為三星集團進軍中國高端醫療服務的重要步伐。

不惟醫院合作,從2010-年發佈23萬億韓元的能源環保及醫療健康投資計劃開始,三星集團以“醫療服務+生物製藥+數字醫療”三足鼎立模式轉型進入前景更加廣闊的醫療健康行業,歷經五年低調前行,現已初步形成了具備未來發展前景的醫健版圖。

具體而言,在醫療服務,三星首爾醫院一掃“韓國美容”的固有印象,以治癒率和性價比優勢,主打“入院式”高端體檢和重症治療;在製藥領域,選擇最具前景的生物製藥及委託生產(CMO)這一稀缺供給環節,成為世界第三大(CMO)供應商;在數字醫療,低調整合醫療、技術資源,打造了從健康管理到治療核心的綜合醫療平台。

業內分析,三大版塊均瞄準醫療健康產業中最為前沿的細分市場,看似分散,實則構成了互為支撐與呼應的醫健產業鏈。更為值得借鑒的是,三星將原有電子產業的建設、運營經驗,巧妙移植到醫療健康,因此,在投資效率、生產能力和製造成本等方面具有短時間內創造世界最高競爭力的潛力,最終形成了獨特的“三星轉型邏輯”。

可以預見,在21世紀,醫療健康產業將成為三星的核心事業之一。

醫療服務版塊:治癒率不輸歐美,性價比優勢明顯與陽光融和醫院的合作已不是三星集團第一次向中國輸出精准醫療服務的舉措。

3月4日,三星首爾醫院與北京明德醫院達成類似協議,後者是京東方旗下的私立高端綜合醫院。三星集團希望借此將其重症治療與高端體檢引入中國。

事實上,一說到韓國醫療,就想到美容整形是一大誤區,數據顯示,在醫療衛生支出相當於美國1/4的情況下,韓國卻在總預期壽命、心臟病致死等指標上取得了比美國更好的效果。歐美、中東、中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時常聘請韓國醫生前往治療。

具體至三星首爾醫院,10%的韓國癌症患者、1/4肺癌患者的胸腔鏡手術均在該院完成,其胃癌、結直腸癌及肝癌手術後的死亡率和複發率在韓國也是較低的。首爾醫院秉承療效顯著與副作用最小化原則。

以“治癌利器”質子治療為例,2015年,三星首爾醫院引入這一先進放療手段,它通過一台上百噸的設備,打出時速約為2/3倍光速的高能粒子,用以消滅腫瘤細胞,並極少傷及正常人體組織。

“粒子治療合作組織”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球共有12萬多人,在57家質子、重離子治療中心接受臨床試驗或治療,另有34家處於建設中。

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僅有淄博萬傑腫瘤醫院、上海質子重離子醫院2家治療中心開業,供不應求。質子治療第一大國美國的在建質子中心達到14家之多,已建和在建項目之和高達31家。

但亞洲地區的質子治療中心還難以滿足患者需求,除日本數量較多外(17家,13家開業,4家在建),其餘地區仍處於初期建設階段。韓國收治案例已達近2000人,處於領先地位。

與質子治療類似,三星首爾醫院綜合考量療效與副作用,通常會優先使用最少介入方法的手術,如為肺癌患者做視頻胸腔鏡手術、為大腸癌患者做單一腹腔鏡手術、為肝癌患者做高頻熱治療等。自2008年開設癌症中心以來,每年有6000多位患者前來接受多學科會診。

而在三星首爾醫院看來,治癒疾病並非醫療的終極目標,其向上延伸頂級訂制體檢,向下衍生愈後管理。

早在2011年2月,韓國三星首爾醫院就引入了頂級多天“入院式”體檢,這種名為“premium”精准體檢在中國極為稀缺,力求通過精密儀器和專家水平的結合,更早期發現疾病的蛛絲馬跡。

通過與中國兩家高端醫院的簽約,三星首爾醫院希望順應中國日益高漲的海外就醫趨勢。

從2011年開始,為尋求精湛醫術、服務質量、規範治療、先進設備及藥品,中國的海外就醫市場逐漸火熱,並在2015年進入拐點:3倍於數年前。斯坦福研究所預計,全球海外就醫市場將在2017年達到6785億美元。

在此熱潮下,中國形成了中介派、醫院派及平台派三種海外就醫商業模式,三星首爾醫院即是醫院派代表之一。

由於是醫院對醫院的轉診、會診,醫院派的優勢是專業,可為患者提供權威的治療方案,在愈後管理環節亦具有獨特優勢。

實際上,韓國醫療的優勢不僅體現在不低於歐美日水平外,性價比、便利性等特徵尤為明顯。據韓國國際醫療組織統計,三星首爾醫院的癌症5年生存率達到73.6%,遠高於中國31%,甚至高於美國,但收費僅為美國的20%-30%。

 

生物製藥版塊:

 

轉型全球頂尖生物製藥商

2016年4月2日,三星Bioepis生產的關節炎藥物Flixabi獲得了歐洲醫藥局(EMA)的肯定性意見,意味著這款年銷量88億美元的藥物即將進入歐洲市場。

三星醫療健康產業版圖不局限於醫療服務,按照三星的規劃,全球領先電子消費品公司即將率先轉型為全球頂尖生物製藥商。

三星的轉型邏輯並不復雜:選擇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一個供給稀缺的環節,並結合自身精密電子製造的諸多優勢。今年,三星新掌門李在鎔在中國表示:“我們看到了將信息技術、藥物和生物製劑融合一起後蘊藏的機會。” 生物製藥確定為三星未來的核心新事業。

自1982年美國FDA批准第一個基因重組生物製品以來,在疾病高發的現代社會,生物產業急劇生長。

據統計,全球生物醫藥品市場從2014年的1800億美元將增長至2020年的29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到8.2%,屆時將占整個製藥市場份額的1/4以上。目前,世界10大醫藥品中有7個為生物醫藥品,由於藥效顯著,尤其能治療疑難病症,這種利用遺傳因子和細胞制成的藥品,遠高於合成藥物及天然藥品的佔有率。

但三星沒有選擇大規模投資整個生物製藥的路徑,而是重點投資必不可少的稀缺環節委託生產(CMO)。

之所以選擇CMO,三星方面解釋,開發生物新藥需要10億-20億美元,並耗費10多年時間,即使開發出新藥,穩定生產也並非易事。而通過專業的CMO,既可減少中小研發藥企的設備投資負擔、降低製造成本,又發揮了三星自身多年精密製造的經驗。近年來,在歐美發達國家,生物創投企業利用CMO生產生物藥品已漸成潮流。

從2010年開始,三星即公佈了生物醫藥2.1萬億韓元的投資計劃。2013年7月,三星生物製藥第一工廠(產量3萬升)試生產後於2015年進入了正式生產。當年2月,單一設備達到世界最高水平的第二工廠(產量15萬升)竣工,計劃在今年第一季度進入正式生產。

隨著CMO生產設施的陸續完工,目前,三星生物製藥已經與美國BMS、瑞士Roche簽署了委託生產合同,並與多個生物藥企協商合作事宜,在創立第4年就成為世界第3位CMO。

為滿足更多需求,三星生物製藥正在考慮年內修建產量達到15萬升以上的第三工廠,並計劃在2020年之前確保40萬升以上的產量,以便在2020年之前實現成為全球第一CMO的願景。

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即可達到世界第一陣營,緣於生物製藥CMO路徑移植了三星在電子產業長期積累的經驗,“如三星半導體淨化實驗室、尖端工廠建設、超大工廠運營等經驗,幫助生物製藥在投資效率、生產能力和製造成本等方面迅速勝出。”三星方面表示。

數字醫療:低調整合資源,

移動醫療版圖初現

與醫療服務和CMO相比,在本應與電子消費結合最為緊密的數字醫療,三星卻在默默前行,直至三年前才揭開冰山一角。

2014年5月,三星首度公佈了數字醫療平台SAMI,並與24個機構簽署了數字醫療合作伙伴關係,其中不乏NIKE、CIGNA等巨頭。三星數字醫療平台SAMI,可支持腕表等可穿戴設備與手機健康應用進行實時數據傳輸,並面向第三方開發者提供了API軟件接口,從而為全球的開發者、醫療機構以及合作伙伴營造數字醫療生態。

數字醫療的應用軟件方面,三星開發出“S Health”,並與加拿大遠程醫療網絡OTN合作,給用戶提供糖尿病管理方面的信息服務。

此外,三星在移動體外診斷儀、數字X-ray,超聲波、助聽器等醫療設備方面也有涉足。

有評論認為,三星數字醫療可用一個等式來表示,即“數字醫療專利+數字醫療平台+糖尿病管理+可穿戴醫療手錶+移動醫療車+智能助聽器市場=三星數字醫療”。

可以預見,在21世紀,醫療健康產業將有望成為三星的核心事業之一。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