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訊息
IBMI
  健保署利用AI揪異常 頭部電腦斷層竟4成與疾病無關

人工智慧(AI)應用廣泛,也發展在健保揪異常上!衛福部健保署今日公布利用AI輔助判讀發現,今年1至6月醫院門診執行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共計2.3萬件主診斷都屬於頭痛、表淺傷等初級照護,且以頭部CT檢查報告來看,約4成結果與疾病無直接相關,可能是醫師為排除疾病或確認治療後追蹤,但也可能是不必要的檢查。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視察賴秋伶表示,健保開辦以來,收載全國性醫療費用申報數據包含每年門診3.6億件、住診344萬件,2014年起更鼓勵特約醫療機構上傳檢驗檢查等非結構化文字型、影像報告,截至今年7月已收載24.7億筆,資料量非常龐大。

賴秋伶指出,以往醫療機構的相關申報資料會經醫藥專家評估檢驗檢查的必要性,確保合理給付醫療費用,但隨著科技進步,健保署也應用AI技術、建置自然語言處理(NLP)模型協助審查,可從過去人工處理平均每筆需時4分鐘降至0.25秒,且準確率可達到99%。

健保署初步應用於放射診斷檢查報告分析就有新發現,賴秋伶說明,以去年第4季14萬筆頭部CT檢查報告為例,結果顯示約4成檢查結果與疾病無直接相關,研判可能是醫師為排除疾病或確認治療後追蹤所致,但也有可能是不必要的檢查。

此外,分析今年1至6月醫院門診執行CT、MRI檢查總計約78.1萬件,其中,約2.3萬件主次診斷都屬於相對輕症的初級照護,以頭痛3494件最多,其次是表淺傷2442件,再來是頭暈及目眩1978件,其他尚有骨關節炎、下背痛、腹痛、咳嗽…等。

健保署長李伯璋強調,站在醫師的立場,應該是認為病人需要而開立檢查單,該署當然尊重專業,只是也擔心會不會有過度防禦性醫療而涉及不必要的檢驗檢查,為避免民眾接觸不必要輻射風險,因此也會將AI分析的相關數據,包含哪些醫院、哪些醫師用量高於平均值回饋給醫院,以利院方管理,也使健保資源獲得更妥適的利用。

(自由時報)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