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觀念平台》為何經濟成長人們沒有感覺到?
2010-10-01

【工商時報】2010/10/01

沈中華
 
台灣的產業政策一向是出口導向為主,這是因為台灣內需市場小,故必須靠出口帶動需求,刺激成長。這出口導向政策在民國50-70年代創造了台灣奇蹟,即「經濟快速成長」,「就業大幅增加」及「貧富差距縮小」的三合一效果。當時我念書時都讀到政府介紹台灣奇蹟:出口使所得上升,失業率極低近1.8%,且最重要的是窮人的所得增加速度大於富人的增加速度,而使貧富差距縮小,心中萬分驕傲。

然而出口導向政策有其條件及背景。當時出口導向以廣義的製造業為主,製造業依賴低廉工資,而當時台灣人民薪水低,正符合此條件。且當國內大廠接單,關鍵是生產亦完全在台灣,故出口增加,使GDP上升,且造成就業亦上升,加上匯率的穩定,故創造三合一的經濟奇蹟。有位尊敬的先覺說:「人最怕的就是無選擇地將過去成功的經驗複製到未來,卻忽略背景已改變」,由於這政策過去成功,故任何人均會想未來用此法也較會成功,但忘了時空已悄悄地改變。

今天,台灣的出口仍是增加,且佔GDP比率比過去更高,約75∼80%,但當出口使GDP大幅上升時,令人吃驚的是就業卻增加有限,不但如此,貧富差距卻大幅上升,或未改善,故同樣是出口上升,所得增加,但就業增加少,過去引以為傲的三合一的相關鏈似乎減弱了。學術上我們用奧肯法則(美國學者奧肯描述所得與失業率的抵換關係)驗證,發現在台灣,增加一單位所得,所能減少的失業越來越少,這是台灣應面對的問題。

許多人對此三合一的逐漸失聯有簡單答案:這就是三角貿易,詳細解釋三角貿易或許太複雜,我用一簡單的方式說:「即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由於台灣接單,故有一部份利潤貢獻到台灣GDP成長上,由於海外生產,故就業較少反映在台灣本土上。我前日看到報導鴻海有92萬員工在大陸,在台的員工人數由於未報導,我不清楚,如果約10萬名,則鴻海接單約增加十分之九海外員工,十分之一台灣員工,故出口上升帶動了大量GDP,卻只增加一小部份台灣人的就業,及擴大一部份工資差異,說這例子並不是反商,原因是我們不但不反對大企業的全球資源佈局,甚至打從心底對它們的豪氣與奮鬥佩服,但政府應了解,為何三合一漸不存在的實際因素,並應提供新的政策。

目前,政府提出調降營業所得稅,自25%降至17%,目的是鼓勵企業進行投資,個人建議,若能在此同時,特別鼓勵企業投資台灣,以各式配套措施促成企業增聘本地員工,一則能減少國內失業情況,亦能強化內需動能,接續必能帶來改善財富差距的效果,直接挹注GDP的上升。

所以即使今日出口與GDP成長數字與過去的數字相同,但其背後意義卻大不相同,如果同一個數字反映不同的意義,則為何配對的政策不能改?有許多學者指出是台灣太重視GDP成長,是「唯GDP主義」。過去GDP成長與增加就業幾乎同一個意義,所以唯GDP或僅看失業率是同一件事,但今日這二者的連繫卻漸弱,試想如果評鑑一個首長的績效用的同時是失業率及貧富差距而非僅經濟成長率,則其評價必會大不相同。

有些人誤會了,以為上述建議是要完全拋棄出口導向,其實並不是,只是略減少一些出口導向的比例,多一點內需,含對國內的消費及投資。人生並不是0與1的競賽,政策也不是,否則反對的人更應提出減少失業及貧富差距的對策。如果這思維可以被接受,則政府的勞動,社會,貨幣,財政及金融政策均應調整,更不應動輒以外國為例,因為背景未必完全相同。

個人所知所學均有限,但觀察各國政策中,若在政策中略為增加一點內需似乎是修補三合一鏈被磨損方法之一。故政府的六大新興產業亦是如此,例如文化,農業,觀光,醫療,生技及能源,雖然其中一部份仍是出口為主,但卻有一大部份多考慮了內需,這是過去沒有的思維,這也表示政府注意到三合一相關鏈磨損的衍生問題。最後,這提高內需比例希望不是一個口號,政府可多參考別國如何有效提高內需。

【資料來源: WiseEnterprise】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