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生技新視野》從晶圓代工 看新藥研發的明天
2010-11-01

[工商時報 薛博仁太景生技副總經理] 2010/11/01

八○年代到九○年代,「晶圓代工」是否可以成為一個獨立可以獲利的產業,還被人質疑。時至今日,在台積電、聯電成功之後,沒有人再懷疑此事。

台積電、聯電創立之初,正是INTEL與TEXAS INSTRUMENT等大型ICHOUSE掌控IC生產、設計、行銷產業鏈的時代。IC代工,幾乎不被看好。最後他們證明,IC代工是可行的,他們不僅引來仿效,甚至因此也帶動了上下游IC設計、封裝的公司,有了這些基礎後,也使台灣成為矽晶圓產業王國。同一時間,在1980年代間,AMGEN、GENETECH、IMMUNEX、BIOGEN等生技公司誕生。他們開啟了專注於研發,以學術研究為基礎,致力於開發可商品化之新藥的商業模式。當時,普遍認為,新藥研發風險高,理應由資本雄厚,掌握醫藥市場上下游產業鏈的百年藥廠投入研發。這些生技公司他們只能從創投公司取得資金。如今,AMGEN、GENETECH(ROCHE)、GILEAD、BIOGENIDEC、GENZYME規模,甚至比某些藥廠還大,更具影響力。他們也開創了生技公司,以研發為核心,開發可商業化產品為導向的商業模式。這些小型生技公司,現在已經後來居上,如今其市值,甚至比這些百年大藥廠還大。讓我以電子業舉例,其實醫藥產業也跟電子產業一樣,從研發,驗證,生產到銷售,醫藥產業也有上中下游產業鏈分布。

只不過,不同的是,醫藥產品的產品周期長,新藥產品從上市到專利過期至少可獨享有10年以上的市場,但電子產品頂多2年便被新產品所取代。

這是因為醫藥產品可發展治療各種疾病的領域十分廣泛,但電子產品僅集中在某些應用領域,在這種產業特質下,取代性高,新產品很快便會退出市場。另一個相異之處在於,新藥產品需要經過冗長且嚴格要求的人體試驗過程。因產品開發過程長,並且發證機關(FDA)把關嚴格,所以風險也隨之增加,若產品不如預期,資金來源出現問題,這也是大多數美國生技公司存活不到五年的原因。

因此,在歐、美,參與新藥開發與投資生技產業,都像是參加接力賽。生技公司負責第一棒,研發到一定階段後,由資本雄厚的大藥廠接棒。投資人也是如此,由具有專業知識的創投當創始投資人,待有具體研發成果,再公開上市,由一般投資人接手。

根據《自然-生技》(NATURE-BIOTECHNOLOGY)雜誌針對新藥產業鏈的價值分析,消費者為一個新藥付出成本,其中50%給了行銷有品牌的藥廠,10%給了生產原料及包裝的工廠,剩下的40%則全數給了研發這個新藥生技公司。無論是生醫或IT產業,擁有行銷通路與品牌的企業是獲利最多的。以生技產業來看,以台灣的核心競爭力而言,台灣可以切入的產業鏈就是研發這一塊。

由於產品開發期間長、風險高,具有高進入障礙。因此最適合由政府來接第一棒扶持的產業。

過去,台灣有許多有遠見的政務官,他們預見未來的趨勢,而先行設定了產業發展的藍圖,以及產業扶植政策,並努力貫徹執行。IC代工這個當初不被看好約商業模式,讓台灣在短短30年間,成為世人不可忽視的電子王國。我們佩服尊敬他們的遠見。

如今,政府也大力推動生技產業,是否能再創美國80年代開始所創造的生技產業奇蹟?我是相當樂觀的。其實,只要眼光精準,不到1萬人的生技產業,可以創造出跟60萬人投入的電子產業一樣的產值。有人說現在發展生技產業是否己經晚了?其實我並不悲觀,只要人類與疾病奮戰的一天,就需要有生技產業,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生技產業的需求更將只增不減。

 

[資料來源:WiseEnterprise]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