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AI輔助心臟超音波看診 準確度升至8成6
2019-08-22

成大醫院從完整的院內心臟血管影像系統整理出幾千筆心臟超音波資料,在心臟血管內科蔡惟全教授與資訊長蔣榮先指導下,黃睦翔醫師運用人工智慧(AI)輔助判斷心臟超音波裡心臟是否異常收縮的精準度提高到8成6。該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劉秉彥醫師認為,即使是資深臨床心臟科醫師有時也要小心花上20-30分鐘仔細判斷,此研究成果對於人員訓練與輔助剛入門的醫師或技術員很有助益。

此研究在2019年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獲得青年醫師獎,黃睦翔醫師也準備在今年近期的巴黎歐洲心臟學會上報告。成醫院長沈孟儒表示,把人工智慧與精準醫療運用到現代醫療是時勢所趨,目前成醫約有10科導入人工智慧,預計3至5年內,院內所有科別會全面推動運用人工智慧。

劉秉彥指出,過去一般有經驗的醫師以人工判斷心臟超音波,準確度到7成就很不錯了;成醫運用AI輔助判斷達到8成6,如日後資料愈多,相信準確度能上升到9成甚至9成5,目前仍在研究階段,尚未應用到臨床治療。

在成醫主要執行「生醫大數據資料庫」的劉秉彥表示,在門診面對電腦螢幕密密麻麻的電子病歷資料,好像面對螢幕時間太多,感覺給病人溫暖眼神太少。他認為,在保留促進AI智慧醫療發展對病人疾病醫療更有利的同時,透過醫病共享決策機制,讓醫師在準備說明的過程能投注更多時間在對病人的思考上,讓醫療保有、貼近人性,在「醫院無牆化、生活智慧化」的目標下,一起暖化嚴峻的醫病關係,重啟精準少傷害的醫療走向。

劉秉彥也邀集神經內科專攻腦中風的陳志弘主任、宋碧珊醫師與心臟血管內科心律不整專家李柏增醫師組成「腦心團隊」,在資訊室協助下,挑出有”心房顫動”的一群高危險產生急性腦中風病患,資訊系統適時給予凝血藥有效性與安全性的客觀評估,讓成醫治療比例提高將近6成,給病患更多保障,也讓醫師多些時間跟病患討論與分享治療決策。

(自由時報 記者王俊忠)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