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食品安全與基因條碼檢測技術
2011-09-21

撰文/許舜喨 助理教授   中興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我國對於食品標示的負面新聞時有所聞[1],原因可從食品名稱名不符實[2],到添加物或營養成分標示不實[3];其造成的影響小至標榜減肥功能的茶類飲品,被踢爆無減肥功能,大至對人體有害的塑化劑事件等等,比比皆是。我國的食品藥物管理的中央主管機關,為行政院衛生署食物藥品管理局,而對於食品標示的主要規範,係「食品衛生管理法」[4]及「食品衛生管理法施行細則」,除第1條至第9條通則以外,對於食品標示及廣告管理的詳細規範,則落在第17條至19條,相關的罰則則集中在2936條,方式不外乎限期改正、沒入銷毀、罰鍰、及廢止許可證等;另外「商品標示法」、「消費者保護法」也是業者在進行食品製造標示上應予遵守之法規。

 

目前的國內的食品標示,主要是針對品名、內容物名稱、容量或數量、食品添加物名稱、國內廠商名稱及聯絡方式、有效日期,以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指定之標示事項[5]作規定,並應以中文及通用符號顯著標示,其標示方式和內容之標準[6]等,亦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主管機關除了要求業者應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7條,以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指定之標示事項進行標示以外,該法亦於第24條至28條中,課予主管機關查驗義務,或委託其他檢驗機構、學術團體或研究機構辦理。惟即使如此,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存有疑慮的新聞仍未有減少。無怪乎2009年票選的十大民怨,衛生署對食品安全把關不夠嚴格就高居第二名[7],前陣子的塑化劑事件,昱伸負責人的告白:「塑化劑配方我用了三十多年。」,也同樣讓人對政府的執行力感到懷疑。 

 

而不僅國內有如此之情形,在國外食品標示也是一項重要議題。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紐約三一學院(Trinity School)的學生,在蒐集了幾打的茶和草本茶進行研究之後,發現在部分商品中檢出額外的成分,包括蕨類、藻類、荷蘭芹、雜草以及裝飾植物(比如說台灣梅桐(Pittosporum pentandrum or Taiwanese cheesewood)等添加物。[8]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負責監督該計畫的史托克(Mark Stoeckle)總結認為:「市面上有三分之一的草本茶,都含有一些標籤上沒有寫明的東西。」。

 

參與研究的學生使用了約5,000美元的設備,以基因測試以及基因條碼(DNA barcoding)技術,分析來自17個國家,共33個製造商而來的草本茶樣品。經測試的70種茶產品中有3種產品、而60種草本茶中則有21種產品,包含了標籤上未註明的劣質成份。平均每一個樣品測試只需花費15元美金和24小時就能夠完成。研究成果嗣後也在自然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的線上期刊出版,報告的標題為「商業用的茶產品標示了植物DNA生物/基因條碼標定的成功和障礙」[9]。一參與本研究的學生葛蕾絲(Grace Young)說,成分沒有標示出來的原因仍屬未知,那可能只是在採收過程當中混入的雜草,或者是在加工過程當中,其中一項產品的殘餘物,意外混入了另一項產品。計畫主持人史托克則表示,某些未標示成分的效用,比如說甘菊或荷蘭芹,有可能是因為想要增添風味或茶湯的顏色而刻意的混入,或者只是想讓賣相更好,比如說讓茶包看起來更飽滿而添加,氏認為政府及相關業者仍應謹慎從事,好比說進口商就應該再確認那一艘船運進來的乾燥葉片,到底是不是茶葉。這項應用基因條碼技術的研究能夠幫助政府加強對茶包標籤的法規管制,改進製造者放入茶產品的成分,把關消費者丟進杯子裡頭泡的東西。然而此經濟又快速的檢測方法,卻遭到質疑。

 

基因條碼技術原是由加拿大安大略省內貴湖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分子生物多樣性研究所(Department of Integrative Biology)所長赫伯特教授(Paul Hebert)所開發的。赫伯特教授發現每個細胞內的粒腺體皆有細胞色素c氧化酶Icytochrome c oxidase I, COI)此一基因序列,而若該基因序列的片段有所不同,則應分屬不同種類。因此利用COI基因序列的片段,來對不同的生物進行檢測及分類,若有差異,將可將不同物種做出區分。然而,這個技術受到其他學者抨擊為太過簡單,因為如果物種起源的必要條件尚屬未知,現行的分類學僅能在生物持續演化的背景下,藉由大量形態學、生態學及遺傳資料的分析,來辨別物種上百個特徵,以建構物種之間的關係。昆蟲學家魯賓諾夫(Daniel Ruinoff)認為,單純只用DNA條碼來鑑別物種,「將有如回到黑暗時代。」。除了研究方法的可信度之外,亦有學者質疑條碼的正確性。[10]

 

但撇開基因條碼技術究竟能否精準辨別物種的爭議不談,該研究的確點出一個重要的食品標示不實的普遍現象。誠如該研究計畫的負責人史托克所說,對於食品或食品添加物的標示,應該對於製造商或進口商有更加嚴格的規範,而這樣的訴求應該是世界各國政府應該正視的,因為食物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而食品產業受到全球化的影響,已經轉變成為全球分工的體系。在市場高度全球化的現代,在各賣場陳列的食品從原料種植、加工到販售,都有可能在不同地方進行,除了透過相關法律的規範,拘束國內的製造商、進口商,甚至販售商在食品上做正確的標示,亦需仰賴查驗機關定時抽查檢驗,負起監管的責任。保障人民取得的可食用食品對人體無害,確保消費者知的權益,並能夠根據標示做出選擇,維護消費者吃的健康,此應是全球政府應該努力的目標。[11]



[1] 市售散裝食品 6成標示不明,台灣立報,2010/01/21,參https://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2590 (last visited: 2011/9/14)

[2] 牛肉麵端不出牛肉 市售食品名實差很大,卡優新聞網,2011/08/12,參https://www.cardu.com.tw/news/detail.htm?nt_pk=6&ns_pk=13428 (last visited: 2011/8/18) 食品成份標示不符 黑糖奶茶用砂糖,人間新聞,2011/08/15,參https://www.bltv.tv/news/?f=content&cid=8808 (last visited: 2011/8/18) 含冬蟲夏草?保健食品攏係假,自由時報電子報,2011/09/01,參https://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537393&type (last visited: 2011/9/14)

[3] 參反式脂肪 23標示不實,蘋果新聞,2010/09/29,參https://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847687/IssueID/20100929 (last visited: 2011/8/18)

[4] 全國法規資料庫,100622日修正,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40001 (last visited: 2011/8/18)

[5] 如全穀商品宣稱及標示(食字第0991302590號函)、基因改造食品標示(食字第0900011746號)、「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等。

[6] 例如「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

[7] 盯上衛署/監委跳上第一線 抽查食品,台灣食品GMP發展協會新聞快報,2010/6/4,參https://www.gmp.org.tw/newsdetail.asp?id=9082 (last visited: 2011/9/20)

[8] Twig tea, anyone? Study says labels often mislead, Reuters, July 21, 2011, See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2011/07/21/us-tea-idUSTRE76K57C20110721 and 研究:1/3花草茶標示不實,Yahoo!奇摩新聞,2011/07/22,參https://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722/16/2viuv.html (last visited: 2011/8/18)

[9] Mark Y. Stoeckle, Catherine C. Gamble, Rohan Kirpekar, Grace Young, Selena Ahmed

& Damon P. Little, Commercial Teas Highlight Plant DNA Barcode Identification Successes and Obstacles, Scientific Reports, July 21, 2011. See https://www.nature.com/srep/2011/110721/srep00042/full/srep00042.html (last visited: 2011/8/18)

[10] 比亞茲萊(Sara Bearosley),彭仁隆譯,刷條碼,認生物─用一個基因來定義物種,可行嗎?科學人,20056月號,參https://sa.ylib.com/news/newsshow.asp?FDocNo=697 (last visited: 2011/8/18) 另參Christine Eisler, Focus on DNA Barcoding: Decoding nature-Genetic barcodes are on track to identify the world’s species, Office of Research, University of Guelph, 2007. https://www.uoguelph.ca/research/publications/Assets/PDF/FocusOn/Focus_On_DNA.pdf

[11] 法官方稱95%抽檢食品營養成分標簽與實際情況不符,舒適,國際日報,2011/08/03,參https://www.chinesetoday.com/news/show/id/523384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