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台灣自由經濟貿易區發展前瞻與相關議題初探-以國際醫療專區為中心(3)
2013-11-25

承上篇 

(三)    鄰近亞洲各國的成功經驗

為能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下,使國內的國際醫療服務具有國際競爭力、營運和融資的彈性,同時減少政府監督與補助的壓力,有意發展國際醫療服務的歐美及亞洲各國皆在審度國內醫療法規和實務運作情況後,逐步將組織轉化為公司組織的經營型態,而在近年來,如美國醫院集團(HCA)及新加坡百匯健康集團(Par Kway Health Group)等皆透過此方式成為享譽國際的跨國連鎖醫療服務集團(美、新加坡、泰國、中國醫療服務機構以公司方式經營的成功案例請見表二),而根據國內學者之相關研究[1]發現,多數成功的案例皆有相似的共通點,亦即由專業經理人來負責醫院之經營管理,醫療事務之管理則多交由具有醫師資格或是相關背景的醫院負責人或院長為負責,執業之醫師可以聚焦在提供專業醫療服務而無須承擔獲利及業績壓力,而待醫院公司上櫃或上市後,多數政府亦仍然會要求公司化之醫療院所須遵守金融監管法令。

 

表二: 美、新加坡、泰國、中國醫療服務機構以公司方式經營的成功案例

1.     各國提供之國際醫療服務特色與成效

(1)   泰國

       以泰國為例,自2004年以來泰國持續以五年策略發展計畫等相關政策致力推動國際醫療服務,並聚焦於發展醫療服務、保健服務及泰國草藥產品等醫療領域,並依據其主要客群發展包含 (1)聘用通過美國訓練認證的醫師 (2)多國專屬語言服務的醫療人員、提供舒適的就醫環境 (3)針對日本人(JMS)及阿拉伯人等主要客群增設特別門診及專屬樓層等特殊服務。根據統計,2009年泰國康民醫院醫療收入約90億新臺幣,其國際病患約有40萬人次,約佔泰國總體醫療服務病人總數之55[2],目前已超過140萬人次,創造10億美金外匯收入。泰國目前有愈來愈多的醫院與醫療中心以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在股市籌募資金,並結合國營的泰國航空推出健康檢查旅遊專案。

 

(2)   韓國

       韓國向來以提供醫療美容與整形外科手術之醫療服務聞名國際,韓國政府利用此優勢,透過與國內的醫療中心合作共同發展其國內之國際觀光醫療產業。為提升國內醫療服務品質,韓國政府積極培育國家級醫療觀光專業人員,亦利用多種行銷手法吸引海外遊客就醫,較歐美低廉的醫療治療費用亦極具國際競爭力,韓國政府近年來亦在仁川推動打造成東北亞商務中心[3],期待透過政策優惠吸引海外投資。其中,和我國採取相似建置政策規畫的是仁川經濟自由區[4]內,開設外國營利醫院,開放外資營利醫院理事會之國外理事可占1/2以上,院內亦允許10%以上的外國醫生,院內各科別至少1人以上為外國醫師進駐服務;此外,在濟州經濟自由區內亦設置醫療保健城,提供醫療旅客各類型的醫療保健服務及設施,以稅賦減免等投資獎勵方式[5],吸引國內外企業投資。

 

(四) 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內醫療機構公司化後可能須因應的問題

未來若開放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內之醫療機構可公司化經營後,是必將衝擊目前民眾對醫療服務體系的既有認知以及目前醫療產業的服務現況和運作,為了減少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和縮短適應新法規施行的適應期,除建議相關主管機關與部會在制訂自由經濟貿易示範區特別條例與修改醫療法的同時,亦應針對醫療機構公司化後醫療機構應負擔的權利與義務,包含中央主管機關與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就醫療品質、經營成效的監督與輔導責任、組織管理、章程擬定、董、監事的組成、與揭露會計財務報告等做相關法規的修正和增訂,亦須在經濟自由區設置的醫療機構亦可能導致國內醫療服務不對等,勞動爭議以及專區區域內、外經商環境相容性,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各單位在行政管理上未有連結和合作,醫療簽證申請流程冗長可能影響海外旅客就醫意願,投資法規不明確不利外國人申請投資等問題上多加著墨,研擬相關對策。 

六、未來與展望

為了增加台灣第三級產業與國際醫療服務的國際競爭力與能見度,我國政府參考他國成功經驗規劃設立自由經貿示範區與國際醫療專區的美意值得稱許,針對先行在限定區域內開放試行,再就醫療公司化進行研究與評估是否未來可推廣至全國實施的謹慎作法亦無可厚非,相信此作法對我國醫療機構經營與治理制度上,有相當大的助益;惟各國商情、社會政治經濟條件等皆存有甚大的差異,各國政府賦予各自由經貿區和國際醫療專區的功能屬性、具體目標與執行手段又有所不同,若一味仿效他國作法而忽略本國目前特殊的情況或潛在可能發生的問題,盲目又倉促的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將可能導致新法或新政策無法順利推展,反而可能引發更多社會大眾與投資者的不信任感和疑慮,故建議政府應加強跨部會協商與合作,多傾聽民眾及相關產業的意見,確實找出能激發民間經濟活力或吸引外資的政策手段,有效排除投資者在示範區內營運所面對的不利因素與限制,亦應可參考印尼的作法,於特定地區開放外資投資醫院服務的同時,亦要求外資須與當地業者合資,以有效促進與帶動當地醫療產業發展及技術提升,以最直接的方法學習海外醫療管理與經營知識,並建構培育當地醫療專業人才之機制和設施,才能夠在即使外資無法繼續挹注資金投入獲有其他經濟投資因素改變時,我國醫療相關機構仍有能力自主營運,無須仰人鼻息,同時應加強國際醫療行銷知名度,整合包含保險業、媒體、觀光旅遊、餐飲服務、航空業等行業共同合作,提供「一站到位服務(one-stop shops)」之積極作法,相信更能發揮產業綜效,使我國能再次擠身亞洲經貿強國之列,享受國際醫療服務產業蓬勃發展的甜美果實。

 

 

[1] 王炳龍,劉見祥,楊志良,推動我國醫療機構進入資本市場所面臨之障礙與解決之道,頁35

[2] 同註九,頁2

[3] 2002年韓國政府擬定「東北亞商業中心國家實現方案,至2010年底共投入855,000億韓圜開發經費,2004年至20107月,國內6個經濟自由區總共吸引了273,000萬美元的外國人直接投資,占南韓外國人直接投資總額之3.7%;每年則在其國內增加約49,000個新就業機會。資料來源: https://www.cnfi.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magazine10203-516-2,林建山,邁向自由經濟島,最後瀏覽日:2013115日。

[4] 最低投資總額需在500萬美金以上,並規定外資所占股權比例不得超過70%

[5]考量到自由經濟區內與國內現行法規相互牴觸的問題,韓國政府特別針對自由經濟區制定「經濟自由區域之指定及營運相關特別法作為法源依據。提供租稅誘因方面,對於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國製造商三年不必繳營所稅,且第四、第五年可享有50%之減稅,三年免資本財之進口關稅,並15年免購買免購買及註冊稅。此外,在外國人投資區域內進行海外直接投資,享有前十年100%稅負優惠,以及後三年的50%稅賦優惠。資料來源: 吳家豪,韓國發展自由經貿特區對台灣之啟示-以仁川自由經濟區為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5卷第4期。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