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最積極投入醫療的科技大廠!華碩打造智慧醫院,如何真正實現以人為核心新服務?
2022-02-22

來源:科技報橘

疫情催熟科技與醫療的結合,儼然成為產業、學研各界高度關注的全球趨勢。光是觀察近期醫療相關展會,國內重要科技製造業廠商皆高度參與,即可看出下波產業大浪蓄勢待發。其中,展現高度與企圖心的華碩,從技術研發、產業跨界聯盟與促成合作等不同角度,積極搶佔智慧醫療應用發展話語權。

華碩在一月中旬,與陽明交大、關渡醫院協同舉辦智慧醫院高峰論壇,從產業協作者角度,破解台灣智慧醫院未來走向。

華碩領先產業,與關渡醫院聯手打造智慧醫院

醫療院所為醫療創新的最關鍵場域,但是在協作上卻不如想像中簡單!雖見國內諸多大廠興致勃勃想加入智慧醫療行列,但觀察業界絕大多數的智慧醫療在臨床上的發展,仍在初步萌芽階段。

對此,華碩早有佈局,從不同面向同時推進,整合從端到雲的全線佈局,進攻硬體健康穿戴與行動診斷裝置,加上人工智慧、雲端平台與物聯網技術,從軟到硬全面整合。

這一次,華碩與關渡醫院合作,將協助打造一套完全建置在雲端的醫療資訊系統,預計 2024 年完成全院系統更新。關渡醫院預計結合預防保健、臨床醫療、長照等不同需求,發展以人為中心的全幅照護服務。「我們希望可以建構出一套讓不同醫療院所可以共用的平台,協助醫療業者順利推動數位轉型。」華碩電腦副董事長徐世昌指出。

醫病服務不炫技,以人為核心照護才是重點

華碩的智慧醫療願景,正透過一個個合作案被具體表現出來。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點出該院將是台灣第一個數位原生醫院,希望透過科技的力量實現「全人價值導向」目標。

在以此為目標建構的智慧醫院中,疾病的照護治療不只針對症狀,更強調病患體驗、照護地點也不只在醫院裡,而是把視角拉回到「以人為核心」,讓病患在醫護過程還依然保有原來的生活和尊嚴,「要達這個目標,就必須透過雲端平台無遠弗屆的通訊和應用功能特色,才能做到跨域與智慧化。」

醫療、科技產業都該面對的共通挑戰:為何跨界這麼有挑戰性?

針對台灣智慧醫療的困境,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認為產學接軌仍需要持續強化,才能讓實際場域需求、學校學科銜接度更高,陳亮恭也從醫療本業角度表示,現在資通訊業者仍只停留在「等醫療客戶提出需求」的階段,「資通訊廠商應該更勇於跟醫院合作,一起找出科技在醫療的新價值。」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副執行長張益華也同意上面兩位的看法,她同時指出智慧科技仍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科技、醫療之間的思維必須要進一步磨合,才能找最適合的切入角度。」

徐世昌則從科技業者角度提出不同角度考量,從純資訊系統角度來看,醫療關乎性命,對應的設備與系統都需要更高的嚴謹度,但底層架構也每間有所不同,就會成為資訊業者進入的成本門檻。若開發曠日費時,就有可能影響到科技廠商的投入意願,但是華碩則是從中看到機會,「華碩的醫療平台就是為了解決此問題而生。」

華碩超積極投入智慧醫療,百位工程師人力是標配

對於上述困境,徐世昌表示華碩是目前台灣產業投入醫療領域最積極的科技業者,光以2021年推出的「次世代醫療資訊系統xHIS計畫」就投入了近百位工程師,這幾年來在台灣合作的醫院更超過30家,他重申「我們的目標是打造讓各類型醫院可以共用的智慧化雲端平台。」

對於華碩醫療雲端平台,徐世昌以智慧手機為例介紹其特色。他表示智慧手機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軟體平台底層架構一致,廠商可以平台上盡情發揮應用創意。「華碩平台底層也是一樣,在一致的架構上,廠商不必重新開發系統,可以加快上線時程。」

好處不僅是縮短系統設計時間,另一個好處是醫護流程各環節的數據可以在平台上對接、流動,透過無縫交換讓數據可為各部門所用,擴大使用價值。華碩也致力將功能模組化,「未來醫療院所除了可以視本身需求選擇合適功能,快速打造自己的智慧醫療平台,系統業者也可以將既有架構輕易複製到其他醫院。」

徐世昌指出,華碩對醫療的態度不僅認真而且採全面布局,除了提供一致性的雲端平台外,在AI醫材、健康穿戴設備、AIHPC超級電腦等部分也有完整布局。在深耕技術的同時,另外華碩也經由10年來與國內多數醫療院所的合作,持續累積此一場域的專業能量,透過技術與經驗的結合,協助業者順利展開數位轉型。

他最後表示,華碩希望為台灣貢獻自身專業,「我們的醫療布局不僅是商業考量,更多的是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情與使命感。這次與關渡醫院的數位原生醫院只是起點,未來華碩將致力整合科技與醫療兩大力量,落實〝以人為中心〞的願景,提供民眾提供更人性化的醫療體驗。」

原文/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2/02/21/asus-smart-health-solution/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