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BIO+ICT最後一哩路 生策會揭三大關鍵
2022-07-27

來源:工商時報 記者杜蕙蓉

醫療與科技跨域結合已成趨勢,生策會26日表示,醫資系統革新、醫療數據規格整合、國際標準銜接三關鍵,是BIO+ICT結合的最後一哩路,內部已凝聚初步推動方向,將持續與醫界討論評估各項解決方案的可行性,預計年底提出完整策略建議白皮書。

為加速醫療與科技跨域結合,生策會近期啟動「生策論壇:競爭全球數位醫療新市場!台灣的挑戰與機會」,由副會長楊泮池、林百里、蔡長海,及長庚醫療體系主委程文俊、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成大醫院前院長沈孟儒、國際醫資學會理事長李友專等近80位醫資專家籌組推動委員會,針對國內數位醫療科技發展困境研議解決方案。

楊泮池表示,今年Newsweek發表的最新全球智慧醫院評比,日、韓有10家、新加坡6家入榜,台灣卻未有一家醫院入列,主要是醫院對新科技的導入速度卻相當緩慢,不利全球競爭,這是一大警訊!而造成當前數位醫療發展遲滯,主要有三大問題:

首先,全台醫療數位基礎建設過時!台灣多數醫院仍在使用10多年、甚至20多年前的傳統醫資系統,許多創新醫材設備或AI軟體等難以串接醫院系統,無法在醫院快速落地應用。因為醫院資金、資訊人才有限,資訊系統要汰換相當困難,亟需政府和產業幫忙。

其次,各醫院醫療數據規格不相容!由於醫院數據有80%是非結構化資料,加上各醫院使用的醫療詞彙不同,跨院也無法交換資料,導致產業難以取得有品質、正確性、足量與多元代表性的真實世界資料。如不儘快建立醫療數據交換的相容規格共識,台灣在AI等數位醫療研發進度恐將大幅落後全球領先國家。

最後,缺乏全面性的國際標準銜接!國際標準是數位醫療創新科技研發、進軍海外市場的必要條件,全球各國已採用FHIR,台灣仍屬落後群,僅有零星小規模試辦!必須儘快整合國內共識、建立FHIR實行準則,同時納入數位醫療產品規範,制定審查與認證機制,才能與國際接軌。

楊泮池表示,目前已有30家醫學中心與區域/地區醫院投入,加上20家國內外資通訊科技大廠與重要醫資協學會協力,初步已凝聚推動方向,生策會將持續與醫界討論評估各項解決方案可行性,預計年底提出完整策略建議白皮書。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