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生技新視野》從附加價值看台灣醫材產業
2012-03-19

工商時報 /撰文 張映慈(IEK資深產業分析師兼研究經理 )
2012/03/19

就2011年度的產值分析,整體醫療器材產值仍受到台灣優勢品項,包含血糖計及血糖試片,以及隱形眼鏡,出口動能持續攀高的正面影響,分別較去年同期出口成長近14%與28%。雖然電動輪椅與代步車等產品的出口受到影響,但受到優勢產品產值攀升的帶動下,預估2011年整年的產值仍會較去年提高3%,而因優勢產品的競爭力,預估2012年產值可望成長7%,產值可達新台幣730億元。

以診斷監測產品為例,國內廠商主要以生產居家型醫療器材為主,包含血壓計、溫度計、心電圖計、血氧濃度計等品項,已逐漸面臨新興國家競爭,營業利益有趨緩的情況,但由於台灣廠商生產經驗豐富,憑藉在量產技術與生產成本管理得宜的能量,附加價值率仍可維持28%。

體外診斷產品部分,最具潛力的是血糖計品項,五鼎、泰博、華廣為三大廠商中,附加價值率以五鼎為最高,華廣為其次。五鼎的用人費用僅佔38%,較其他兩家廠商與醫材平均用人費用7成的比例要低出許多,加上折舊攤提佔附加價值比重也較其他兩家廠商為低,因此會有較高的營業利益。

而華廣與GE雙品牌的策略,將帶來較高的品牌附加價值效應。華廣的用人費用佔6成,面對後續行銷需求,後續如何有效運用人才,轉換為實際獲利,是重要的議題之一。

從附加價值分析結果,可瞭解台灣醫材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一是醫材產業用人費用在附加價值的佔比高,效率化生產是重點。一般醫材廠商用人費用於附加價值的佔比高達50∼60%,目前所有上市、櫃、興櫃公司的用人費用即佔附加價值的56.5%,顯示勞動報酬因子與附加價值的相關性較高,亦即其發展過程需要投入較多人力資源,尤其是專業人才。例如血壓計廠商高達7成、精華光學也接近50%。顯示廠商的獲利模式,主要是透過培養研發人力、精進作業勞動力品質,更甚者品牌廠商也需要進一步培養延攬相關行銷人才。未來透過人才培養與延攬策略,可將用人費用轉換為附加價值的提升。

二是產品高值化。台灣歷年優勢產品的變化,逐漸從低階耗材轉往高階材料製品如隱形眼鏡,以及醫療電子之血壓計、血糖計等相關品項,另外,太平洋醫材與邦特選擇高值化產品切入的思維,也是維持高附加價值的重點策略。

從廠商發展可知,維持製造精進、成本控管高效率化等方式,透過代工等優質製造方式,創造高附加價值是一種模式,此模式的獲利效率和用人費用與折舊攤提有關。第二種模式是以品牌加值方式來獲利,從華廣、百略的實例可發現,品牌可帶來較高的營業利益與附加價值,因此也可從品牌建立的思維切入市場,透過強化品牌行銷方式,來增加獲利。

三是品牌價值有助於提升附加價值率。例如百略、精華光、華廣等廠商,隨著其品牌價值逐漸展現,其附加價值率也有逐漸提升的效應。由於附加價值與營業利益之分佈呈現正相關,因此,營業利益對於產業之附加價值具有影響性。

四是鼓勵發展成立或併購成為旗艦型廠商以增加附加價值,提升我國醫療器材產業之附加價值。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