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動態
天晟醫院將MR眼鏡導入遠距醫療 跨場域溝通大幅提升
2021-04-14

2020 年至今,全球各產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帶動遠距、線上的服務模式迅速成長,在這其中也包括醫療產業。

根據美國市調公司 CB Insight 統計,2020 年第 1 季全球遠距醫療新創公司獲投件數,較前一季激增 1 倍至 103 件,成為全球創業投資的新標的;而在亞洲的台灣,我國衛福部健保署已於今年正式開放偏鄉醫療院所申請遠距醫療服務的健保給付,成為台灣遠距醫療發展上的重大里程碑。

混合實境建構數位分身,全家整合醫療也能有醫院診療的高品質

位於桃園的天成醫療體系,長期致力於提供「醫養一條龍」服務,天成醫療社團法人董事長徐慧伊表示,過去幾年,天成醫療體系積極導入創新科技應用,期望提高醫療與長照服務的品質;舉例來說,各院所已導入自走式機器人協助清潔消毒、運送檢體,另外在遠距醫療上,天成與微軟合作,引進 MR(Mixed reality,混合實境)眼鏡 HoloLens 2,用於居家醫療的遠距會診,讓病患在家就能享有與到醫院看診時,相同品質的醫療服務。

談及導入 HoloLens 2 的契機,隸屬於天成醫療體系的金色年代長照社團法人董事長徐向謙說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天成醫療體系將 2020 年訂為數位轉型年,積極探索各項創新科技的應用可行性,因此當微軟 HoloLens 2 於台灣上市時,便主動瞭解其功能並決定將其應用在居家醫療的整合服務中,因為這是需要最多專科服務、距離最遠,也最能展現 HoloLens 2 導入價值的醫療情境。

醫療場域導入混合實境,跨場域、跨專科的溝通大幅提升

天晟醫院院長蔡芳生進一步解釋,許多醫療場景需要進行跨場域、跨專科的即時溝通,例如:急診室、ICU、開刀房、長照機構、居家整合醫療…等,然而繁重的醫療工作很難將不同專科的醫師聚集在同一個場域共同會診,因此目前最常見的做法,不是打電話就是透過視訊軟體;和這兩種方式相比,MR 眼鏡可說是更有效率地將處在不同地點的醫師和護理師,集合在同一個虛擬平台,共同分享眼前視野與病患資訊,進而討論出最合適的治療計劃。

以居家整合醫療服務來看,這類服務通常由家醫科或胸腔科醫師執行,他們到病患家中後,如果發現病患身上如皮膚、關節等處出現特殊病灶,需要即時照會專科醫師時,除了用手機撥打視訊電話外,還得打開筆電連到院內系統,才能看到病患的電子病歷、檢驗報告等資訊,這個過程相當耗時也耗人力成本。

但在導入 HoloLens 2 後,居家醫療醫師只要戴上 MR 眼鏡、撥通視訊電話給院內的專科醫師,不必滑手機和開電腦,就能透過即時畫面調閱病患的病歷和檢驗檢查結果。醫生等於是充分「解放了雙手」,能將所有心力專注在與病患溝通、檢查病灶上;同時,透過 HoloLens 2 傳回的影音,院內的專科醫師也能像親臨居家現場般,能看到與居家醫療醫師眼睛所見的相同畫面、聽到其與病患的交談過程,進而提供處方與治療。

打造以病患為中心的人性化醫療服務,居家遠距會診揪感心!

負責 HoloLens 2 導入專案的安品中心主任/風濕免疫科醫師翁國益舉例,曾經有位醫師在進行居家醫療服務時,發現病患的手指關節有特殊變化、擔心是風溼病或關節炎,便透過 HoloLens 2 即時照會院內風溼免疫科的醫師,讓病患不必特地跑到醫院,就能接受專科醫師的治療,享有以病患為中心的人性化醫療服務。

目前除了居家醫療遠距會診外,天晟醫院也嘗試應用 HoloLens 2 將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的影像轉成 3D 模型,方便醫師向病患解釋病情。翁醫師解釋,人體器官相當複雜,而 2D 平面影像不好理解,但如果轉成 3D 立體模型,便能透過翻轉、放大等各種手勢操作,讓病患清楚看到體內器官的變化,進而理解醫生選用特定方式治療的背後考量。

科技推動醫療服務產業化,將台灣醫療輸出全世界

HoloLens 2 的誕生有賴於微軟的研發,台灣微軟物聯網卓越中心副總經理李啟後強調,除了 MR 眼鏡 HoloLens 2 外,微軟在醫療科技應用上也提供諸多解決方案;如 Azure 醫療保健平台,這是針對醫療產業需求推出的 Azure 雲服務,既整合電子病歷系統又具資料防護的安全性,另外又如 Azure IoT 物聯網平台,其加速開發醫療物聯網(IoMT)解決方案,能滿足醫療業者的各種需求。

既然產業已經具備如此完整的 IT 解決方案,醫療業者也積極擁抱創新科技,然遠距醫療乃至智慧醫療的發展,需要科技業、醫療業與政府的共同支持。即便遠距醫療目前已正式納入健保給付,徐慧伊仍期許能擴大範圍,將長照也納入健保給付中,期望藉由政策的大力推動,加速台灣醫療產業智慧化的腳步,進而將醫療與長照服務產業化、推廣到全世界,打造出台灣的第二座護國神山。

(科技報橘)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圖檔及文字檔),著作權皆屬本會所有(除另有註明者,或本會網站連結至外部之網站除外),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完整資訊>
© 2024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Industry (IBMI)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508號9樓 電話:(02)2655-8168 傳真:(02)2655-7978